现行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确实有过多繁文缛节,浪费了科研人员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需要大力改革。但由于此前一些事件表明科研经费并没有都用到科研上,有些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、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,都要求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。而且,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报账进行仔细盘问,也是岗位职责所在,将其联系到“对学者的人格近于侮辱”,有些夸大其词岁末年初,有一些研究人员在感叹年底科研项目报账费时间和精力,财务人员的过细盘问,“对学者人格近于侮辱,简直要把科学家逼成会计。”不少人呼吁,应弱化程序考核、强化成果考核,在经费管理中设立科研人员人力经费项目等。
我国现行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确实有过多繁文缛节,浪费了科研人员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需要大力改革。但对“把科学家逼成会计”的说法,则需要辩证看待。一方面,此言不假,从课题申报时的经费预算、到过程中的经费执行、到结项清账,确实如此,是真命题;另一方面,为何科学家被逼成了会计呢?这更需要深入思考和区别对待。
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,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%左右,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。国家审计署也曾有报告说,某单位曾以项目名义发放近亿元福利。科研项目资金只要拨下来,不管是否项目需要,都要想方设法用完。更有,有些科研人员只是想自己一人掌握科研经费使用的“秘密”,对相关经费动起歪心思。从这些个意义上讲,“把科学家逼成会计”的正是某些科研人员自己。
有些人在其位不谋其职,不“把科学家逼成会计”反倒不正常。在相关科研单位,不仅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服务部门,各二级单位也基本都设有专职的科研秘书岗位,这也正是各单位要提取科研管理费的合理性所在。然而,无论是科研管理服务部门,还是科研秘书,往往只负责发发通知、收发材料、做做简单统计,有时也包括“跑项目、要经费”。至于经费报销等其他服务工作,一些科研单位往往是科研人员自己去想办法。在这个意义上,是科研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“把科学家逼成会计”了。
得益于经济的发展,我国科研经费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,但并不意味着不再短缺,更不意味着严格的精细化管理思路有问题。相反,严格的精细化管理,正是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。面对科研经费报账,财务人员的过细盘问,只不过是岗位职责所在,将其联系到“对学者的人格近于侮辱”,有些夸大其词。再说,如果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过程本身就清晰规范,财务人员怎么可能会如此地进行过细盘问呢?
因此,对于“把科学家逼成会计”的牢骚,我们要辩证地看。在真问题的角度,最重要的是必须真正让相关部门、相关人员切实担起职责,同时,要下决心砍掉不必要的繁文缛节。在伪问题的角度,恐怕没必要把这样的牢骚放在心里,反而要坚持进一步加强严格的精细化管理,真正将科研经费倒逼到科研项目本身上去,不能因为有了无厘头的牢骚,就不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,甚至为滋生更多的问题提供空间。
至于科研经费究竟该怎么用,科研项目该怎么管理,则需要调研、论证,结合不同领域、不同门类的实际,合理调整规则。“来自一线的声音”,只要是合理的、可行的,都应该尽快采纳,如建议的“弱化程序考核、强化成果考核”“设立科研人员人力经费”。总之,科研管理,一是要方便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中去;二是要切实节约科研经费,让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。作者:
来源:中国经济网 作者:郭文婧